中欧班列促进共同繁荣

欧洲和中国企业以及相关政府部门正在筹备一个欢迎仪式,以纪念具有历史意义的第10万列中欧班列将于本周抵达德国杜伊斯堡。

这列满载电子产品、汽车和汽车零部件、机械零部件和家用电器等各种货物的列车上周从中国西南部的重庆启程,标志着这种促进中欧经贸联系的运输服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里程碑。

从重庆到杜伊斯堡的渝新欧(重庆-新疆-欧洲)中欧货物班列于 2011 年 3 月开通。这在中国和欧洲之间开辟了一条直接的陆路贸易通道。

13 年来,中欧国际铁路货运服务为沿线国家人民带来了巨大利益,改善了欧亚大陆的物流和互联互通,促进了中国高水平腹地的对外开放。

看着第10万列班列驶出,总部位于重庆的摩托车和汽车制造商力帆科技的康钦斌回忆起2011年3月公司成为中欧班列首批客户的难忘经历。

康钦斌说:“中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解决了我们的物流难题。”他解释说,在中欧班列开通之前,重庆的出口货物要么通过沿海地区缓慢的海路运输,要么通过昂贵的空运运输。

自货物班列开通以来,力帆科技产品运往东欧的运输时间缩短了 50%以上,为公司在海外市场站稳了脚跟。

多年来,中国的成都、西安、乌鲁木齐、郑州、武汉、赣州、昆明、合肥等城市相继加入中欧铁路网,加强了中国腹地与世界市场的联系。

目前,重庆的家电、电子产品,四川的观赏植物,江西的日用消费品和家具等 5 万多种货物通过这一网络运抵欧洲 25 个国家的 227 个城市和亚洲 11 个国家的 100 多个城市。

据中国国铁集团有限公司统计,迄今为止,中欧铁路线路已运输超过 1100 万个 20 英尺标准箱,价值超过 4200 亿美元。美元。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物流部魏巍强调了中欧货物班列在促进中国腹地与世界其他地区经济合作中的重要作用。

苏伊士运河完成最大规模转运,浮动码头被拖往土耳其

苏伊士运河最近完成了一次最独特的转运,这也是该运河 154 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转运。11 月 7 日和 8 日,经过周密计划,一个从新加坡转运到土耳其的浮动船坞顺利北上。

苏伊士运河管理局主席奥萨马-拉比(Ossama Rabiee)上将解释说,浮动船坞的转运需要几个转运前程序,首先是由航行监测中心制定航行计划,然后在苏伊士运河管理局的模拟和海事培训学院讨论和分析必要的航行安全措施,以确保船坞的安全转运。随后,由驾驶员和拖船船长组成的工作组在苏伊士锚地对码头进行了初步检查。

Dourado 号 浮动船坞的过境被视为非常规过境作业,因为它是在没有推进动力的情况下由拖船引导通过的。它重 91,000 吨,总长(包括船坞和拖船)为 1,476 英尺(450 米),宽 295 英尺(90 米)。因此,它成为通过拖曳方式通过运河的最大浮动装置。

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强调说,之所以能实现这次运输,是因为运河扩建计划是其南段开发项目的一部分。在扩建之前,航行规则允许的最大横梁为 70 米。扩建项目将运河东侧的宽度增加了 40 米,还减少了水流影响。这加强了南段的航行安全。

尽管运河得到了改善,但 SCA 指出,码头的运输需要精确的操纵和对水流和气流的仔细监测,以便在整个航程中保持其航行轴线。

由于船坞完全依靠拖船,因此过境时的速度限制在 4 节以内。船坞到达运河南部锚地后,两艘来自新加坡的护航拖船 “绿巨人二号”和 “特立独行一号”停靠在船坞前方。5 艘 SCA 拖船和 1 艘领航船被分配到两侧各一艘拖船的中央位置,其他拖船在后方提供支援。该团队还包括 16 名运河领航员和 10 名拖船船长。

码头作为北行船队的一部分,需要 24 小时才能通过苏伊士运河。

汽车承运人弗里曼特尔公路搭载 “小猪 ”前往中国

弗里曼特尔-海威号(Fremantle Highway)汽车运输船在火灾中严重受损,现在正运往中国重建成一艘新船。这是首次对如此严重的火灾受损船舶进行再利用,凸显了汽车运输船领域对额外运力的需求。

位于荷兰的船舶经纪公司 Friday & Company 呼吁人们关注这一独特的交易及其在安排船舶运输中所扮演的角色。他们着重介绍了重吊航运专家博斯卡利斯公司与中国买方之间的一项重要租船交易,以及清除所有繁文缛节,使现在被命名为 “Floor”的船舶得以转让的情况。

Friday & Co 向刊物《重型起重》详细介绍了该公司的业务,报告称该公司在装载前的准备工作中为客户提供了代理服务,并聘请了海事保修调查员来解决火灾后的安全要求和结构调整问题。由于钢材切割改变了Floor的弯曲和扭转特性,对其结构的改造增加了装载过程的复杂性。

2023 年 7 月 25 日,“Fremantle Highway”号(18,549 载重吨)在装载约 3,800 辆汽车(包括多达 55 辆电动汽车)离开德国后不久发生火灾。一名船员在组织不力的撤离过程中丧生,但其他船员都安全抵达荷兰。大火燃烧了一个星期后,该船才被运到埃姆港,随后又被运到鹿特丹进行打捞。

中国加强对外贸易和投资激励政策支持

全球首个国家级进口博览会--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下周在华东上海开幕。

即将于11月5日至10日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有来自15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参展,其中有297家《财富》世界500强企业或行业领军企业参展,创历史新高。

在前六届展会上,共推出约 2,500 项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采购意向总值超过 4,200 亿美元。采购意向协议总价值超过 4200 亿美元。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旨在作为一个平台,宣传中国促进开放的措施,展示中国的信心和决心,提供一个与世界分享中国新的发展机遇的机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已成为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平台和全球共享的公共产品。

中国继续推行促进对外贸易和吸引外资的政策,创造新的国际竞争优势,与其他国家实现互利共赢。

2023 年 6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出通知,中国计划在部分具备条件的自贸区和海南自贸港深化改革,确保符合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努力推进制度性开放。 符合条件的自贸区位于北京、上海、天津等中心城市和广东、福建两省。

今年 10 月 25 日,中国发布了一份文件,根据该文件,将在其他自贸区甚至全国范围内分享经验教训。试点措施包括六个方面: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员工参与、营商环境和风险防控。

中国已设立 22 个自由贸易试验区(FTZ),覆盖沿海、内陆和边境地区,外商投资和外贸进出口总额约占全国的 20%。2024 年前三季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外贸进出口额同比增长 11.99%。

中国持续努力降低关税。中国宣布对来自与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的应税商品 100%实行零关税。新制度将于今年 12 月 1 日起生效。

中国还继续推行旨在为外国投资者创造有利环境的政策。上周五,2024 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正式生效,与上一版相比,该清单减少了两项与制造业相关的条款。

新文件中列出不对外国投资者开放的行业的条款数量已减少至 29 条。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新闻发言人金向东表示,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扩大互利共赢的积极意愿和支持经济全球化的鲜明立场,并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简化吸引外资程序,优化对外商投资的服务。

除制造业外,中国还在努力扩大和深化服务业的开放。

9 月,中国宣布允许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苏州、福州、广州、深圳等城市和地区以及整个海南岛设立外商独资医院。

10 月,中国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海南省的四个指定区域启动了扩大增值电信服务开放的试点计划。

试点计划将允许外国投资者在指定区域经营独资企业,如互联网数据中心,并从事在线数据处理和交易。

中国商务部周五表示,2024年前九个月,中国新增外商投资企业数量达到42108家,同比增长11.4%。 其中,医疗设备和器械制造业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增长了 57.3%,计算机和办公设备制造业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同期增长了 29.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张斌表示,对外开放不仅仅是 “打开大门”,更重要的是积极遵守国际经贸规范和其他高层次规则。

张斌强调,要加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协同,加强资源的协同,不断发展和巩固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

马士基和达能携手减少物流排放

全球食品和饮料公司达能正在与马士基合作,通过马士基的 ECO Delivery Ocean 产品最大限度地减少其物流温室气体 (GHG) 排放。

马士基的产品基于生物柴油或生物甲醇等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燃料,这些燃料完全由废弃原料生产。马士基船队的所有船只都使用这些燃料。

与传统化石燃料相比,达能的 ECO Delivery Ocean 应用版本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 40% 以上。

“我们很高兴能通过达能的成长伙伴计划与马士基合作。ECO Delivery Ocean 产品及其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与我们的脱碳战略非常吻合,即主要关注替代燃料和多式联运。达能全球首席采购官 Jean-Yves Krummenacher 表示:"马士基是我们的重要合作伙伴,使用他们的产品减少海运二氧化碳排放,标志着我们在去碳化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步。

达能的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并自2017年起将其目标与科学目标倡议(SBTi)保持一致。

“迅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我们两家公司的核心任务。像达能这样的知名企业可以通过使用有效的杠杆来实现其供应链的低碳化,从而成为其所在行业的灯塔。马士基西南欧董事总经理埃米利奥-德拉克鲁兹(Emilio de la Cruz)表示:"在这项重要任务中,我们很荣幸能成为达能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同样,马士基的目标是到 2040 年实现净零排放,并且是第一家拥有 SBTi- 批准的净零排放途径的航运和物流公司。

达能与马士基的合作不仅限于海运,还包括全面的内陆运输解决方案和专用控制塔,以确保物流业务的顺利进行。

遠期支出

香港九龍太子道東 706 號太子工業大廈 15 樓 A 單元 A12 室

聯繫我們

電話: 3101 9261
傳真: 2866 0031